素质模型论文素质模型论文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素质模型初步探究
摘要:通过高校学生干部的行为事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初步建立了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素质模型。模型包括10项素质,分别是:团结协作、沟通表达、责任意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自我反思、领导能力、热情、创新能力、计划性等。关键词:胜任素质模型;高校学生干部;大学生Compete
cy,译作胜任素质、胜任力等,是McClella
d在1973年提出的,1其后的研究中,各学者在对其如何定义有一定争议。目前,国内学者更多地倾向于使用Spe
cer给出的概念:2胜任素质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的,并且能够将表现优秀者和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胜任素质模型(compete
cymodel)则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素质的总和。3在提出胜任素质及其模型后,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集中运用于商业机构和政府等领域,而对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素质方面的研究有所缺失。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发挥好大学生的作用的十分重要,特别是大学学生干部的作用。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既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对象,又是学校教育管理最基层的组织实施者。学生干部作
f为学生中的带头人,在学生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选拔培养学生干部,才能推动管理工作全方位的提高。建立一个有效的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素质模型,有助于激励学生干部更好地增强自身相关素质,有助于高校更好地选拔学生干部人才,有助于高校工作更好地发展。因此,对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素质方面展开研究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一、思路与方法1基本步骤(1)成立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素质模型开发小组。(2)小组内组员工作分配,制定工作时间安排表。(3)确定绩效标准。绩效标准即能够鉴别优秀学生干部的指标或者规定,采用工作分析、观察法及小组讨论法来确定。工作分析法即采用工作分析的专用工具与方法,查阅资料,明确学生干部工作的具体要求,提炼出鉴别学生干部绩效优秀与绩效一般的标准。观察法是通过平时在校观察记录,并对记录进行分析总结。(4)选取分析效标样本。按照制定的绩效标准,分别从绩效优秀和绩效普通的学生干部中分层抽取10名进行访谈。
f(5)获取胜任素质模型数据。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素质模型的数据,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专家小组法、全方位评价法和观察法等方法。BEI方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