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填“高”或“低”)。(2)每次实验时木块A与斜面间的摩擦力都小于拉力的原因是。(3)若在斜面上铺上棉布重复第3次的实验,则与第3次实验相比斜面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39、小芳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6V恒定,电阻R一定,滑动变阻器有两个规格分别是(R1“20Ω、1A”;R2“60Ω、05A”).所得数据如下表中所示:电压V1225
电流A0102025(1)为了完成实验,应选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选填“R1”或“R2”)(2)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做完上述3次实验后,小芳的下一步操作应当是。(3)小芳还想用此电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于是他在第3次测量的基础上(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将电阻R换成一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阻值约为6Ω)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发光,但比正常发光时(选填“亮”或“暗”),接着他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40、李瑞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设计与进行实验】①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②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UABVUBCVUACV③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李瑞同学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242448④测出AC间的电压.(1)李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是因为;(2)方法改进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李瑞同学分析后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他的结论(填“可靠”或“不可靠”);你认为这个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写出一条).四、计算题(5分5分)241、如图甲所示,一底面积为400cm圆柱形容器内盛足够多的水,3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33ρ木06×10kgm,求:
九年级理科综合第5面(共8面)
f(1)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2)此时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3)若在木块上放入一物体A后,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加多少Pa?
4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V3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4Ω,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10Ω.(灯丝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1)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