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祥林嫂的故事所显示出的摧残和杀害劳动人民的有形和无形的刀子,有些也正属于
鲁迅所要探索和要改造的“国民性”,其实所谓“国民性”正是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作者
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唤醒人们来
“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鲁迅全集》第一卷《灯下漫笔》)。
四、题解
关于“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
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公顷天
生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五、快速阅读,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思路
1、疏通字词、正音
2、结合小说三要素理清情节:请学生速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并用最
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
情节
内容
顺序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
结局祥林嫂突然死去(333)
倒叙
开端初到鲁镇(3453)三个半月
发展被卖改嫁(5465)两年
高潮再到鲁镇(66111)约两年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112)
3、思考:《祝福》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A、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
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
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B、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
的主题。
4、提问:哪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收倒叙转为顺序的?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5、请一个同学用顺序的方法来复述整个故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分析祥林嫂、四叔的形象,体会祥林嫂的命运2、学习人物描写的手法
一、人物的描写有哪些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二、比较几次描写,讲析作者刻画人物的特色。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
1、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问题:①三次有何变化
3
f②是什么导致这些变化③由此可以看出其是怎样的一个人A、初到鲁镇: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的部分思考: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