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r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蔗糖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溶液,清水。r
方法步骤(了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r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r
(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r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r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r
r
r
四、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r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r
1实验原理(理解):r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加快一倍左右,最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另一方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温度过高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导致酶的失活。因此,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反而逐渐下降,以至完全停止反应。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某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r
方法步骤:r
1、取3支试管,编号后各加入淀粉溶液2毫升。r
2、将第l、2号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第3号试管放入冰水中冷却r
3、5分钟后,向第l号试管中加人煮沸5一15分钟的稀释唾液l毫升;向第2、3号试管加稀释唾液各l毫升。摇匀,r
4、20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加碘化钾碘溶液2滴,混匀,比较各管溶液的颜色。判断淀粉被唾液酶水解的程度,井说明温度对唾液酶活性的影响。r
PH对酶活性的影响r
1、实验原理r
酶催化反应需要适宜的PH值,过酸或过碱都能使酶变性失活r
2、实验步骤:r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r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00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值依次稳定在5.0;6.20;6.80;7.40;8.00。r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r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
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r
3、比色板在某一范围不呈兰色,但是高于或低于最适PH时,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兰色。说明酶的作用有一个最适PH值。r
考试可能要考到的问题r
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37℃恒温?r
在该实验中,只有在恒温的条件下,才能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度r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r
淀粉已完全水解r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r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