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应该注意的问题
目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在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部分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实质的正确把握,往往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低效、教学质量低下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1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角色转换,提高课堂组织的掌控能力,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教师。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施者和管理者,更加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去感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课堂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注重学科知识的积累,以此添充所缺知识空白,方能做到厚积薄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体现学生做为鲜活生命的主体价值,这样在教学中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快速进入角色,互帮互助,积极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教师应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而不是合作学习的主宰者和讨论结果
f的预设者,师生活动应建立在平等、尊重、民主的基础上,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使学生在更加灵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教师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努力地去发挥、拓展、补充、延伸和升华教学内容,寻找组织合作学习的契机。协调好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合作的情境,把学生引向合作。其次,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及具体的合作技能。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并对他们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和帮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多种角度和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的参与合作学习。合理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活动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力求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还要注意合理搭配,兼顾男女生比例、成绩优劣比例、性格差异比例等等,以保证学生能最大限度的互补互惠。如果某个小组成员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