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积极处理输液反应,保证患者抢救过程能及时、准确有次序的进行。
二、使用范围: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及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
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送检
四、处置程序: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用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院感科、护理部和药剂科,并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单,
上报护理部。
6、将保留液体、输液器分别送药剂科和检验科。
五、常见输液反应与护理(一)发热反应
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如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护理: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②严格无菌操作处理:①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②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③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二)急性肺水肿1、原因:
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3、护理: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处理:①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②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
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