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消散。③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
f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⑤静脉放血200~300ml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忌。(三)静脉炎1、原因: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2、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3、护理预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处理:①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②超短波理疗。③中药治疗。④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四)空气栓塞1、原因: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拔出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2、临床表现: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里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这是由于大量空气进入右心室后阻塞在肺动脉入口,使右心室内的血液不能进入肺动脉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3、护理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处理:①如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将患者置于右侧头低足高们,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打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②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③有条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④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f六、流程图
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器
患者出现输液反应
保留静脉输液通道
报告值班医生、护士长
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抢救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将换下的输液器与液体送检协助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单记录生命体征、抢救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