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创造合肥年度最高记录,反应出合肥楼市后市供应量潜力极大。其中5月份由于土地成交面积最高记录,导致该月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也以2967万的数值高居首位;值得关注的是6月份土地成交面积虽然小于10月份,但是由于地块的容积率较大,促使6月份的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反超10月份,成为第二高的月度。
f三、2009年合肥土地成交区域构成
1、成交宗数区域构成
合肥土地成交宗数为95套,且所有区域均有土地成交记录。滨湖新区土地成交宗数高达22宗,占全市总宗数比重为23,将近14,成为土地成交最高的区域;包河和蜀山2009年成交宗数同为12宗,占总量的13;肥东和瑶海两区成交宗数分别为11宗,占总量的12;庐阳成交宗数为9宗,占总量的9;经开区为6宗,占全市的6;政务成交宗数为5宗,占总量的5;高新区为4宗,占总量为4;肥西仅为2宗,占总量的2;而新站仅成交1宗地块,成为全市各区成交土地宗数最少的区域。
f2、成交面积区域结构
2009年合肥地区土地累计成交69729亩,折算46486万。滨湖以2164亩,1443万的土地成交面积高居区域之首,占全市总量的310;肥东则是以994亩,663万位列次席,占总量的143。经开区则是以单宗大面积的作用,以734亩,490万,位居三甲,占总量的105。
f3、成交价格区域对比
2009年合肥(含三县)土地成交平均价格为272万元亩,合肥土地价格明显出现上涨。新站全年仅成交1宗地块,以520万元亩的单亩价格,高居区域价格之首;蜀山、瑶海、经开和政务四区域的土地成交价格均超过400万元亩,构成中坚集团;高新和庐阳以300万元亩,处于第二集团;包河和肥西两区成交价格也超过平均价格;肥东和滨湖两个区域是合肥各个区域的土地成交量最高的两个区域,而成交单价处于后两位,拉低全市平均价格;说明合肥市区的土地价格上涨速度较快。
f4、成交总金额区域对比
2009年合肥(含三县)土地成交总金额累计高达18932亿元,创造合肥土地成交总金额的最高记录。滨湖虽然转让价格较低,但以其极高的转让量,使得该区成交总金额高达309亿元,独占鳌头;经开区则是在成交量和成交价格双高的作用,也促使该区土地成交总金额高达302亿元,以微弱的劣势落后滨湖区,成为第二高的区域;蜀山和瑶海两区土地成交总金额也超过20亿元以上;包河、政务、肥东、高新和庐阳5区成交总金额处于1020亿元之间,构成中间集团;肥西和新站两个区以成交量和成交价格双低影响,总金额位列最后两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