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财政政策
近几年,尤其是2002年之前,我国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上,倾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的增长。这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不过,从2003年开始,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200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达到93%,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增长95,。在这种变化下,我国实施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2005年开始退出。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的出发,中国在2005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稳健”。笔者拟从ISLM曲线谈起,来讨论这一“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一、ISLM理论的简单回顾ISLM模型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1937年创立的。这个模型在凯恩斯利率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描述利率与国民收入的水平关系。IS与LM曲线分别表示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各自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必须的利率与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IS曲线描述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I指投资(i
vestme
t)指储蓄(savi
g),S;LM曲线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正向变动关系,L指流动偏好(liquidityprefere
ce),M指货币存量(mo
eystock)。IS或LM曲线移动时,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会发生变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推动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ISLM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如下: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自发性支出,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均衡收入增加,从而推动IS曲线右移。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受“挤出效应”的影响,IS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关系不确定。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推动LM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越有效;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二、关于我国IS-LM曲线的研究1、关于我国的ISLM曲线的形状的几种观点我国的ISLM曲线的形状如何,甚至我国究竟存不存在可拟合的ISLM曲线,理论界都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投资与利率具有总体上的反向变动关系,IS曲线在正常区间内自左向右下方倾斜,斜率较小,走势较为陡峭;中国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亦存在总体上的反向变动关系,LM曲线落在古典区间与凯恩斯区间之间的正常区间内,走势十分陡峭;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与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两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