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进口设备较上年减少了337,说明新设立的加工贸易企业未出现明显增加,原因可能出自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担忧。其实,从我国的国情及比较优势来看,加工贸易在很长一段时期,仍会是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助推器,因此,支持加工贸易的优化升级也应该成为政府未来的政策重点。1月份进出口数据所彰显的特点和趋势表明,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从市场经济的特点出发、从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根本所在。
f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1、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国家统计局测算数据表明中国人口总数超过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其中1559岁的人口达到占人口总量的69,大量的中青年人口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力相对比较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劳动力资源的充裕,意味着劳动供给较大,但是中国劳动力又有着低廉的工资。据统计,中国国有制造业职工的周工资只有2268美元,分别相当于泰国的3833,马来西亚的287,韩国的92,我国台湾地区的68,我国香港地区的51,美、日、德的4左右。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且人均工资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从而造成了我国低的劳动成本,这是发达国家无可比拟的,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就显现出了劳动力相对比较优势。这也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被他国指责价格低廉,被指责被倾销的主要原因。2、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要素比较优势。首先,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多种自然资源的储藏量在国际上均名列前茅,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国的生产出口提供了充足的材料;第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发展中,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污染环境的相对成本较低,为了发展的需要能够一定程度上容忍污染的存在。最后,我国长期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之中,不依附于外国的强势经济,同时国库存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以应对国际金融风暴。自然资源的丰富和政治环境的稳定,使得国外资本在我国进
f行投资不仅风险低,而且原材料成本和环境成本都较为低廉。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被称之为世界工厂。3、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开发潜力比较优势。当今世界普遍认为中国国内市场具有广大的开发潜力,我国极大地人口数量会成为国内市场的主要买家。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增长且数额巨大,年轻人对于存款的意识已经大不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