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式,当一个课堂从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时,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就会取而代之。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家园。教师在课堂中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一个“换钱”的游戏。师:老师手中有1元钱,想和你们换角币愿意吗?师:怎样换才能使双方都不吃亏?组织学生同桌讨论,各组纷纷汇报自己的想法。生1:我要用2张5角的和老师换。生2:我用l0张1角和老师换1元钱,因为1元10角。生3:我拿5张2角的钱和老师换1元钱。生4:我先拿1张角,再拿2张2角、l张l角和老师换,行吗?在这种宽松的课堂氛围使所有同学都受到了感染,同学们各抒己见,毫不相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换钱的过程中,不仅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且元和角的关系也在换钱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四、融入生活,让学生思学让生活实例融入数学教学,用身边的实例融人数学课堂,让教与学跳出课本,走到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可让学生报数,并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同学分别站起来。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教师请两次都站起来的同学,说他们自己报的数:6、12、18,发现他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师:像这样的数还有18、24、30,由此引出课题:公倍数。让学生列出一些2和3的公倍数6、12、18、24、30师:请找出最大、最小的是几?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6。师:说得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这里,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报数游戏人手,把生活经验融入教学中。因为报数游戏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让学生通过报数,并请符合条件的学生“站起来”这一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同学站两次,为什么会站两次?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学生把抽象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一下形象化了,不仅使学生理解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让课堂教学充满快活的气氛,运用灵活的教法,把每节课都作为学生探索创新的一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