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许多消费品了,只好从国际市场大规模地进口,才能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由于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有着强烈的互补性,美国需要的大量劳动密集型商品是中国的强项产品,这是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激增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美国限制高技术产品向中国出口。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在高科技账户方面,200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达到460亿美元,而出口到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仅为90亿美元,不足进口的15。在高科技产品上的逆差几乎占其整个对华贸易逆差的13。可见,目前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的经济结构和美国政府禁止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造成的,相比之下,中国与同样是发达国家的日本和欧盟的贸易,基本是平衡的。因此,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有助于降低美国的物价水平,从而有利于美国遏制通胀。如果人民币按照美国有些人的要求大幅升值(升值40),那么中国货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就要大大提高,美国老百姓每年就要多支付数百亿美元。
其次,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减少美国的全球贸易逆差,也不会增加美国的就业。人民币大幅升值对美国并不是什么福音。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比中国高大约30倍。不进口中国货,如果由美国企业来生产本来要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就会因为成本太高而无人购买,而美国市场仍然需要大量劳动密集型商品。于是,美国将不得不从其他工资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口。这样,过去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就会转变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逆差,也就是说,美国的全球贸易逆差并不会由于人民币的升值而有所减少,美国的就业,也不会由于减少了从中国的进口而增加。如果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成本高于中国,那么,美国的全球贸易逆差还将因为减少了从中国的进口而增加。
f第三,是中美消费需求不同所致。事实上,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消费需求旺盛,而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美国消费需求旺盛,所以需要通过净入口以补足国内供给的不足;而中国正好相反,消费需求不足,需要净出口以消费过多生产力。因此,只要两国的内部经济结构不改变,美国对中国总有贸易逆差,这种贸易不平衡还会逐年增大。
解决失衡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人民币大幅升值
因为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是单纯的贸易平衡问题,而是世界制造加工中心转移到中国,是全球生产格局演变的结果。如果整个生产格局不发生变化,即使人民币升值50%,中国仍然是贸易顺差。所以,不能将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完全寄希望于让人民币大幅升值。
首先,目前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