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这个过程及其结果可用会计等式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且贯穿借贷记账法的始终: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平衡关系。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关系。第三、会计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会计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三、记账符号“借”“贷”四、账户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账户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三)费用类账户借方记录费用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费用转出并抵消收入(减少)的减少额。
(四)收入类账户贷方记录收入的增加额,借方记录收入转出额(减少额)
f“借”字表示:资产的增加、费用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入的转出。“贷”字表示:资产的减少、费用的转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增加。五、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1)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并确定账户的性质及结构。(2)分析经济业务影响会计要素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3)将账户的性质和结构与发生的经济业务对应起来,确定应记录的方向。(4)确定金额。六、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1)会计分录试算平衡公式:借方账户余额贷方账户余额(2)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3)余额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第三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账户的用途是指通过账户的记录能够提供哪些核算指标,也就是开设和运用账户的目的。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怎样记录经济业务才能取得各种必要的核算指标,也就是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登记的内容、余额的方向及其表示的内容。分为:盘存账户、资本账户、结算账户、期间账户、成本计算账户、计价对比账户、账务成果账户、调整账户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