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化安排,实现四者的立体化协调统一。具体到“纲要”课的“立体化”建设,要将原来主要依靠教材和课堂教学为主的平面化教学,拓展到在线课程平台上,将教材内容与网络教学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将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与在线教学的相关环节结合起来。例如,在“纲要”课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第一个知识点“军事侵略”,其主要内容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帝国主义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在教材内容上对于甲午战争只是做了简单且零星的介绍,为了更全面地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案设计,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从“理论语言”向“课堂语言”的转变。除了内容的拓展外,还要有形式的拓展,例如,通过在线观看相关影片即片段,如与甲午战争相关的电影或影视剧《甲午风云》、《北洋水师》、《黄海大海战》等,结合教材内容,并由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组织立体化学习。教师教学的立体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课堂讲授,虽然也有少量课外答疑和组织讨论等,但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并不起到重要作用。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教学实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现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立体式教学。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还是在线教学的管理者,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直接讲授,还在网络平台上组织学生讨论和回答相关问题。教师“身份”的转变,是立体化教学实施的关键,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从课堂的主讲者,向课堂与在线“混合式”教学的主导者的转变。学生参与的立体化。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要在课堂学习,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数学、外语等其他公共基础课相比,学生在课下投入的学习时间很少。教师虽然可以布置相关课外作业,但由于学生众多而教师数量有限,在课外实现监督和控制难度较大,学生上交的作业或实验报告的质量也不够理想。在线教学中学生学习情况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等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监控,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内容设计和在线教学组织上。学生通过课前学习“知识点”,了解背景材料,课堂通过教师拓展讲授实现深入理解,课后通过在线讨论进行师生互动。三、推进思政课教学的“虚拟实践”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纲要”课的实践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典型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就是通过参观调研活动增加对中国近现代史历史的感性认识,通过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