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唯物史观贯彻群众路线
来源:《求是》期号:201314作者:贾高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对这一重要论断,我们必须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理解和把握,充分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切实提高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一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人民群众与个人历史作用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不同的历史观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历史唯心主义往往把各种英雄、超人等看作历史的创造者,忽视和贬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则在对人民群众和个人不同历史作用作出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深刻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驳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指出:一切唯心主义者,不论是哲学上的还是宗教上的,不论是旧的还是新的,都相信灵感、启示、救世主、奇迹创造者,至于这种信仰是采取粗野的、宗教的形式还是文明的哲学的形式,这仅仅取
f决于他们的教育程度,在唯心主义者看来,任何改造世界的运动只存在于某个上帝特选的人的头脑中,世界的命运取决于这个把全部智慧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而占有的头脑在宣布自己的启示之前,是否受到了某块现实主义的石块的致命打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630页)马克思恩格斯还特别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布鲁诺等人将少数思想家所代表的所谓精神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布鲁诺先生所发现的‘精神’和‘群众’的关系,事实上不过是黑格尔历史观的批判的漫画式的完成,而黑格尔的历史观又不过是关于精神和物质、上帝和世界相对立的基督教日耳曼教条的思辨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91页)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部历史的过程不是由那些自命不凡的思想家或少数杰出人物所决定,而是决定于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0卷第318页)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中的基本构成部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社会过程的进行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一切社会变革也最终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发挥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历史过程的结果。在人民群众的决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