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的幅度,但是在水质方面,就是一个标准的提升,当30回流比时,由于更多剩余污泥聚集在污泥回流井,所以必须加大排泥量,保证二沉池畅通。
4测试结果分析
41回流比对除磷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系统的优化了除磷效果,并看到各段释磷与吸磷的变化。在确保厌氧段、好氧段的溶氧环境的前提下,调整外回流比起到理想的优化效果。从取样时间来看,两个对比实验,要间隔较长时间接近20天。是因为外回流调整工艺方面是分为短期与长期的,短期方面:可以增减氧化沟上的MLSS、可以增减进水浓度、可以增减污泥回流井的浓度(量)等。而对菌种的驯化与培养,就需要较长时间,例如要加强聚磷菌成为优势菌群,例如改变反应区域的底物浓度等等,所以在比对试验上,需要间隔较长时间,有利于菌群的培养与驯化。当回流比控制到较低的30时,回流液DO、硝酸盐氮、MLSS都有意识的大幅度下降,给聚磷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42DO对除磷的影响
由于把厌氧段DO控制在小于02mgL,好氧段DO控制在1mgL左右的作为提前,我们可以看到在厌氧段TP有效的释放,在好氧段TP有效的过量吸收,从而达到生物除磷的目的。
结语:
在AAO工艺中,控制好厌氧释磷,好氧过量吸磷,加强排泥,把回流比降低,必要的时候降低到20也可以的。根据实际运营,全面调节,达到一个达标优化的效果。
当污泥性质接近于内源呼吸时,好氧段较高的DO将降低污泥活性,且消耗相当一部分菌体内贮存的PHB。为使聚磷菌的PHB多用于好氧吸磷,而不是被好氧消耗,应合理控制曝气量同时减少外回流比,在运行中,外回流比降低至30更有利于除磷与排泥。
参考文献
1郑兴灿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稳定达标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吕炳南陈志强等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张建丰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第2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