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魏萌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24期
摘要:奥尔夫是德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他通过一系列音乐教学尝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教育理念,后来的许多专家学者不断发展,形成了风靡全球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旨在帮助儿童建立一种节奏、旋律与和声模式的“词汇”,使儿童可以使用这些词汇来创造自己的音乐,并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掌握歌唱、演奏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三个明显特点:音乐教学过程的本源性;遵循音乐教育的规律性;体现了儿童对真善美的追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质朴自如,对幼儿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毕竟产生于德国的文化土壤,如果生搬硬套地将其运用到我国幼儿音乐教学中,肯定会使孩子们产生陌生感。鉴于此,笔者结合我国幼儿音乐教学实际,拟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在我国幼儿音乐教学中应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00202
奥尔夫是德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1914年毕业于慕尼黑音乐学院,毕业后曾担任一些歌剧院的钢琴伴奏,上个世纪20年代初重回慕尼黑音乐学院专门研究作曲,1925年与军特合作创办了“军特音乐舞蹈学校”,开始了一系列音乐教学尝试,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成果整理出版了著作《学校音乐》。在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后来的许多专家学者不断发展,形成了风靡全球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旨在帮助儿童建立一种节奏、旋律与和声模式的“词汇”,使儿童可以使用这些词汇来创造自己的音乐,并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掌握歌唱、演奏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通过分析前人文献,笔者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特点:(1)音乐教学过程的本源性。本源性是指原始的,初步的、富有活力的、回到人的本源。在奥尔夫看来,音乐教育要从最简单的、人人都能参与的音乐活动开始,让儿童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奏乐,极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充分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喜爱。对于儿童来讲,虽然有时旋律只是两个简单音的不断重复,但他们可以在其中加入新鲜的音色、节奏、动作、朗诵,使音乐学习过程充满新鲜感。(2)音乐教学遵循了儿童音乐教育的规律。在对儿童进行音乐教学时,奥尔夫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借助各种音乐媒介,如演奏、语言朗诵、音乐故事、美术舞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