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文关怀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所在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履职行为,更是师德的核心所在。它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人文环境。没有人文关怀就没有教育,人文关怀是教育的基础,是师德建设的基础。学会人文关怀,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提升人格魅力:教师人文关怀的力量源泉学校的一切要以教师的人格为主;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有两句教育箴言,“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不难看出,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力有多大,这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和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纯正的教育力量。师德的核心内容包括对教师人格塑造的要求,这首先是因为人格魅力是教师人文关怀的力量源泉。教师的人格影响是制约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诸多因素中的最重要的一种。其次,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道德教育的巨大资源,是直接参与教书育人过程的重要元素。再次,道德教育过程是师生共同的道德生活过程,教师的工作自始至终是以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过程,正如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人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格魅力才应该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核心内容,提升人格魅力才会成为教师人文关怀的力量源泉。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呢笔者认为:健康的价值观,加上高尚的道德情操,再加上站在时代前沿的学术水平,其总和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具体可以分解为: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个人品德,稳定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向上的社交能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等。
塑造理想形象:教师人文关怀的外化标志体现崇高师德的人文关怀绝不是抽象空洞的,它应该是具体生动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标志。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良师”,他包含了三个“师”的和谐统一,即具有道德感召力量的人师、具有知识摄取力量的经师和具有综合素质力量的技师。其次,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益友”,他包含了三个“友”的和谐统一,即道义相规的诤友、值得信赖的挚友和受益终生的益友。只有当教师真正把自己塑造成学生的“良师益友”的理想形象时,他才具备了人文关怀的外化标志,才符合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据一项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