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在疼痛科医疗活动过程中,为确保医疗安全与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针对我科情况,在核心制度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制度:1疼痛科门诊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2)询问病史详细、体格检查认真、细致、规范、系统,要有初步诊断。(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5)镇痛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6)处方书写合格。(7)门诊治疗应在充分沟通后书写《疼痛科门诊有创治疗知情同意书》,并由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属签字。(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建议请上级医师确诊或收住院。(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收其住院,或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就诊,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2疼痛科住院病区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1)患者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入院后积极疼痛综合评估(NRS评分)确定用药方案。(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f(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8小时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7)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72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8)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查房一次。(9)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记录、术前讨论、术前小结、转出和转入记录、特殊治疗记录、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结、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10)查房记录的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1诊断及其诊断依据2鉴别诊断3治疗原则4诊治中的注意事项;未确诊病人应有1鉴别诊断2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3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危重病人应有:1当前主要问题2解决的方法。(11)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12)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于网上填表报告或电话报告控感科进一步汇报。(13)病人出院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3医师分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f(1)高级医师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