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亚琛和约》引起了欧洲国家之间新的利害关系,导致了国际力量的分化改组,老的同盟瓦解,新的同盟建立,此过程称为“外交革命”。英普协定引起的欧洲同盟关系的剧烈变革,使旧同盟体系最终瓦解,形成了以英、普、汉诺威为一方,以法、奥、俄、萨克森为另一方面的两大新的同盟阵营。七年战争《巴黎和约》:1763年增强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能力,加速了正在进行的工业革命,而且也使它赢得了世界殖民地霸权。法国丧失了在海外的众多殖民地和商业据点,而且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地位也遭到进一步削弱,从而使它完全丧失了欧洲霸主地位。奥地利失去西里西亚,在德意志国家中失去了领地优势。对德意志国家的控制力已是微乎其微。普鲁士永久占领西里西亚,使其领地大大扩展,加强了在德意志国家中的地位。俄国在战争中显示了力量,主宰东北欧
法国大革命与国际关系:
法国大革命前欧洲国际形势1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同盟:英、普、荷同盟法、奥、西同盟、俄奥同盟2列强的注意力放在东方问题上。1787年俄土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列强注意力逐渐从东方问题转到欧洲问题上来,欧洲国际关系的主流转入英国领导的反法同盟(英、俄、普、奥)与法国的斗争上来。一)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冲击了现行欧洲国际政治原则的:主权在民对王朝政治(朕即国家、君主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对王朝“国际主义”(君权神授、王朝合法、欧
f洲君主共同体观念支配下的列强互不毁灭)根据“自愿合并、主权在民”通过公民投票,萨伏依、尼斯、莱茵河西岸、比利时的一部分领土并入法国。法国大革命走出国门,实行了领土兼并,对欧洲传统的均势格局形成了挑战。“主权在民”、“自由”等观念对欧洲大陆封建专制王朝合法性构成冲击。
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国际关系:民族主义兴起
1法国大革命倡导人民主权,人民认识到国家建立于民族之上。21793年,欧洲首例《征兵法》,强化了人民的平等精神和对国家的情感。3拿破仑战争刺激了法国及其它被征服国家的民族意识和认同感。法国的革命与霸权斗争持续了20多年,从两个方面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现实:欧洲传统的封建制度被破坏,法军所到之处,专制王权被废除,经济政策(税收体系)被改变,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大众觉悟;另一方面,民族国家的疆界或被废除或被改变,法国一度确立起了领土霸权优势,成为欧洲的霸主。
维也纳体系的内容战后安排三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