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卷三》复习笔记
1、学习刑法碰到观点不一致时应注意:有法律的严格遵循法律规定;没有法律但有相关司法解释的,遵循司法解释;既无法律也无相关司法解释的,参照近些年司考真题中关于此问题的官方答案之观点与启示;若既无法律也无相关司法解释的,且该问题近些年来司考尚未涉及的,建议遵循司法部三卷本中的观点。2、刑事政策:主客观相统一;宽严相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历史犯从宽,现行犯从严;严肃谨慎,少杀慎杀;部分实行全部责任。3、刑法性质(即法律特征):特定性;广泛性(个人法益、国家法益、社会法益);严厉性。4、刑法机能:规制机能;法益保护机能(推出刑罚目的);权利保障机能(推出罪刑法定原则)(刑罚是一柄“双刃剑”)。5、刑法解释的种类: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刑法解释的方法:文理(文义、文意)解释与论理解释。扩大(扩张)解释、缩小(限制)解释(主要用于刑法的加重构成之解释)、当然解释、体系解释(对某条文规定的失误进行统观全文的补正)、反对解释。6、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7、罪刑法定原则:传统基础:三权分立、心理强制说;现实基础(自然法思想):人权保障原则、民主原则与社会安宁的要求。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禁止重法溯及既往、禁止有罪类推(解释)、禁止不定期刑。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允许扩大解释。8、对国外犯适用原则:属地管辖原则(有例外,如外交豁免等)、属人管辖原则普通公民在领域外犯轻罪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的,可以不予追究;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领域外触犯我国刑法的,应适用我国刑法、保护管辖原则(绝对重罪管辖、双重犯罪管辖),普遍管辖原则。9、对于国际犯罪应根据国际法知识来确认;解决的方式是:或起诉或引渡。常见的国际犯罪:①劫持民用航空器罪;②毒品犯罪;③海盗罪;④酷刑罪;⑤恐怖主义的犯罪;⑥贩奴罪;⑦战争罪行。10、追诉时效根据具体犯罪的最高法定刑来确定,共有四个档次:(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11、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犯罪论体系(即三阶层体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