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纤维)的西方膳食模式涌入中国后,造就了大量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肥胖患者。俗话说,腰带长,寿命短,一胖百病缠。
唐代名医,被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指出“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被尊为医圣的汉代名医张仲景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清朝着名中医大师
f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祛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孙思邈曾就我国南北不同地区居民因饮食结构不同,而导致人群寿命受到的影响做了比较,他说“关中土地,俗好俭啬,厨膳肴馐,不过菹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疾而人早夭”。可见,远在几千年前就已认识到饮食结构是影响机体抗病能力与健康长寿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人对移居美国加州20年的华人居民和生活在浙江同一纬度地区的局部人群生活习惯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移居美国加州的居民,因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浙江居民高出3至5倍。因为大肠癌发病有83是由环境因素所决定,饮食因素至为关键,其主要诱因就是三高和三低的西方膳食模式。
2001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来自全世界的3000余名营养学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通过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达成了一致的学术观点:“食物是最好的药物”。这些论断同我国几千年的养生理论“寓医于食”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我们要依靠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管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筑起防病抗病的大堤,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由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免疫因子组成的人体免疫系统,能发挥识别、屏障等作用,始终和各种传染病相抗衡。因此,保护免疫功能的稳定和完整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根本手段。
三、健康评估的特点(113)
f1、健康评估不同于医疗门诊(1131)
健康评估在我国是一门起步较晚的新兴学科,它对人们来说有一种神秘感。虽然不良生活方式特别是营养问题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但调整不良生活方式问题和住院治疗的疾病还有一定的区别,不能把健康评估室当作医疗室,因此不能夸大咨询对象的健康问题而诱导他们消费。健康评估师应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咨询对象进行恐吓和夸大其词。
2、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1132)
健康评估师的客观评估和咨询对象的主观努力是不可分割的。健康评估的目的是帮助咨询对象建立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营养健康行为,而不能包办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