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设计基本准则
1概述可靠性设计是为了在设计过程中挖掘和确定隐患(和薄弱环节),并采取设计预防和
设计改进措施有效地消除隐患(和薄弱环节)。而要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只有通过各种具体的可靠性设计方法。11含义
可靠性设计准则是把已有的、相似的产品的工程经验总结起来,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成为设计人员进行可靠性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和应满足的要求。12意义和作用121可靠性设计准则是进行可靠性定性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可靠性设计工作中当产品的
可靠性要求难于规定定量要求时就应该规定定性的可靠性设计要求,为了满足定性要求,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可靠性设计措施而制定和贯彻可靠性设计准则是一项重要内容。122贯彻设计准则可以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是设计和制造赋予产品的内在可靠性,是产品的固有属性。而设计准则是设计人员在可靠性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按此准则设计,就可以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故障,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123可靠性设计准则是使可靠性设计和性能设计相结合的有效办法。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只要认真贯彻设计准则,就能把可靠性设计到产品中去,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124工程实用价值高,费效比低。可靠性设计准则主要是经验的积累,不需要花费金钱去做试验或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但贯彻了设计准则,避免不少故障的发生,取得的效益是很大的,因此它的费用比较低。13可靠性设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可靠性设计准则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防护设计简化设计降额设计热设计密封设计新技术采用原则机械可靠性设计节能环保设计安全性设计工艺可靠性设计
f维修性设计2可靠性设计准则的内容细分21环境防护设计211环境条件是指产品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外界影响因素。212主要环境因素
a气候环境
温度(高低温)、湿度、气压(海拔高度)、太阳辐射(如紫外线)、风力等级、降水、降雪、冰冻、雨露、雾、霜等。b机械环境
振动、冲击、碰撞、跌落、摇摆、翻倒、爆炸、冲击波等。c化学环境
盐雾、腐蚀性气体(如CL2、H2S、SO2等,混合气体)。d生物环境
霉菌、动物(如防老鼠)、植物(如表苔)。e电磁条件
电场、磁场、闪电、雷击、电晕放电。f机械活性物质
沙、尘g其它人为条件
使用、维护、包装、保管不当等。213环境防护设计的基本方法
a收集分析产品在寿命周期中的环境应用情况。b根据相关标准转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