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滦平五小张伶《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创造的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陶行知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丰富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在《学生的精神》一文中,陶先生将学生的精神大致分为三种:学生求学需具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什么品质的学生就如同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育的宗旨不是教出一批做题的机器,而是真实的社会的人。现在的学生在家中已然形成“惟我独尊”的架势,他们缺乏吃苦耐劳以及应对挫折的精神。这些孩子我们老师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真的是任重道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做到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教师固然能用强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鸭式的方法逼学生学,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厌学,对掌握知识,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教师自己也会不快乐,整天为了学生而苦恼,脸上总是紧绷的,没有了一点笑容,或许回到家,还会将这种不愉快转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师稍微改变教学的方法,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而不是单纯地使用枯燥的方法来教学,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也轻松,师生互动,其乐无穷。
f我觉得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课堂上师生间的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但是,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
陶先生留给我们的教育理论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要把这笔财富投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教出求真的学生,为了让学生学做真人,我们永不止步,用我们坚定的步伐引领孩子们走向光辉的胜利彼岸!
2017年9月18日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