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①
②
③
④
⑤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反思:溶液状态有几种描述方法,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提升:饱和溶液
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对于同种溶质的溶液,一定温度下,
饱和溶液
比不饱和溶液浓(用“一定”、“不一定”填空)。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可证明一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掉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
2某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未发生改变的量是
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
f3.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①升高温度②降低
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⑥
4.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
()
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课后训练】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中打“√”,错误的,在()中打“×”
(1)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是饱和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100℃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
和溶液。
(
)
(2)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
()
(4)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5)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
()
(6)饱和石灰水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若水没有减少),表面形成了一层白膜,该溶液仍是氢氧化
钙的饱和溶液。
()
(7)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的溶质多。()
(8)在一定温度下,向某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逐渐消失,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2取少量下列家庭常见物质,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是
A食醋
B蔗糖
C金龙鱼食用调和油
D食盐
3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白开水,小明用的是热开水,小芳用的是
冷开水,随后,他们很快在自己各自的杯子里溶解食糖,两位同学都将食糖溶解到不能再溶解为止。
则结果是
A小明的糖水更甜
B小芳的糖水更甜
C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
D两杯水一样甜
4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的叙述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