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小学图书分类编号原则
图书室中的图书资料经过分类,将它们合理科学地组织起来,以利于学校师生的查阅和借读。经过对许多中学图书室长期工作积累的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并参考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规则,特提供适用于中小学图书分类规则,谨供参考。遵守和掌握这些规则,就可以正确地使用分类法,保证图书分类的一致性,以提高分类质量。第一节图书分类工作的基本规则图书分类工作的基本规则是贯穿于整个过程中通用的原则和方法。它主要包括下述三个方面。一、揭示图书的内容要确切。在类分图书时,要先考虑图书内容属性,根据图书内容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给出类号,这样才能将学科内容相同的图书放在一起,便于读者选择和利用。只有在不适于以学科内容归类时,再考虑其它因素为分类标准如体裁、地域、时代、语言等。二、图书必须归入最大用途和最切合其内容的类。类分图书时,除首先考虑该书所反映的学科内容外,还应结合本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使图书归入对完成本校图书室任务最有利的类、本馆读者最需要的类。例如,有时碰到一本内容性质多方面的图书,可归入几个不同的类。这时就要考虑本馆任务和读者需要,归入一个主要的类目,必要时在几个相关的类予以反映。
f三、确保图书分类的一致性。这就是要防止和杜绝一书两入或同类异入。一书两入就是同一种书的复本或不同版本,由于不是同一时间购入或不是同一人分类而分入不同的类。要杜绝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是坚持查重。同类异入,就是同性质的书分入不同的类。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多方面。只有从以下几处着手解决。①配备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精通分类业务的人员从事分类工作,避免调动频繁,力求相对稳定。②制定图书分类规则,建立图书分类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遵守分类程序,工作量和交接班制度等,以便有章可循。③调整图书分类法时要有书面记录,并经分类人员充分讨论,同时必须尽可能考虑与本地区同类型图书馆协调一致。四、图书分类必须体现分类法的系统性、等级性和次第性。凡是能够分入某一类的图书,必然带有其上位类的属性。换句话说,凡能归入某一类的书,一定也能归入它的上位类,如果不能,那就分错了。一本书经过分类后,需要立即检查是否能分入其上位类,以免文不对题地把图书错分到别的学科或大类中去。五、不能单凭书名的意义分类。一般来说,书名能够反映一书的内容属性,但这只是一般情况。有些特殊情况,书名往往不能反映内容,如科普读物、文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