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血管急救急诊护理进展》有感心血管急救急诊护理进展》
如何提高对心血管急症的症状识别能力和采取熟练的紧急处理措施,是当今急救护理人员研究的热点之一。加强对心血管急症的急救、心理支援和自我保健,对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已成为急救护理所面临的挑战。近2O年来心血管治疗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各种实验室检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并已应用临床。尽管科学昌明,医学有惊人发展,但来急诊科的心血管急症常以各种心脏疾患发病,以一种或多种心脏危象为首发临床表现,或互为因果,或进行性加重,死亡危险性极高。如心搏骤停、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左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等,根本来不及做各项检查就需立即采取紧急抢救措施。故快速的识别症状、详细的询问病史、细致的观察病情仍是抢救病人的基础,也是预防疾病、估计预后和疗效体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心血管急症的急救护理措施进展通过动态监测心电图以及临床症状上判断心血管急症是急诊护士的基本功,与此同步进行的措施是必须迅速提供完整的心电图。采用三个导联ST段动态心电监测不仅可分别显示监测期区内心搏总数、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和每小时心率。还可以把观察期内所有心搏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心律失常和ST段变化段,准确快捷,分辨力高连续动态监测心血管急症患者可视为常规心电图时间容量增大,弥补心电图记录时问的短暂和不足。在冠心病中可防止临床无症状,尤其表现为不典型性胸前区疼痛、最初心电图无诊断意义及心肌酶谱正常的急症患者误诊。其次可检出有猝死倾向的高危病例,如Ro
T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心室扑动和颤动以及心跳停搏等,均可在监测下及早抓住,从而为防治猝死提供有用资料,以指导急诊救治。对已发AMI患者,心电监测有助于确定AMI猝死的危险性。监护仪在心脏急症抢救中还可以评价药物或其它治疗措施的疗效考核,指导用药剂量。二、心血管急症抢救中静脉给药管理进展恰当掌握静脉输液的时间与部位,心血管急症急救中均采用静脉给药,最适宜的时问是2分钟开放通道,优点是急需药物可立即见效。一般开放两个通道,以随患者病情缓解或进展随时调整用药。其通道开放与吸氧、心电监测、生命体征测量是同步进行的。穿刺部位可根据患者不同病症酌情选择血管。
f通过静脉通路注射药物是很精细的工作.它的优点是顺向注射通过血流立即产生作用,患者症状一旦缓解即可停药。AMI患者的疼痛是由于存活但濒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