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容积率Highplotratio的3“H高”城市。但是,“三高”并不意味着拥挤和逼仄,而是表现为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上布置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单位用地面积有较高的产出,城市功能区和单体建筑物紧凑布局,根本目的是提高城市资源配置效率。使居民在公交和步行距离内满足通勤、生活和保健的基本需求。同时保留耕地、林地和湿地等自然资源,腾出更多土地营造森林和绿地,形成城市氧吧、扩大城市碳汇。因此,可以总结出低碳城市形态的3个特点:1空间布局是多中心、组团化、网络型2城市内部功能的自我完善和紧凑式发展3城市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低碳城市能源利用特点一级低碳城市的能源目标是实现3“D低”即低负荷Dema
dreductio
、低碳,Decarburizatio
和低集中度Dece
tralizatio
。首先看“低负荷”。既然城市形态是3“高”,就很容易形成负荷高峰。而随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城市能源消费结构会越来越快地向建筑领域转移。因为无论是先进制造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是环境依赖型产业,其产业功能、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完全依靠室内环境声光热和IAQ来保障,有的业态,例如数据中心,已经很难区分工艺能耗和建筑能耗。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总碳排放量,但却可能增加人均碳排放量。还可能进一步加大困扰我国各大城市的由空调造成的电力负荷峰谷差。而在另一方面,大电网对城市供电的低碳化,会加大风电、水电、核电和光伏发电的比例,其中除了水电可以用抽水蓄能技术实现移峰填谷、光伏发电本身是高峰发电外,风电的储存、核电的调峰都是很大的技术难题。降低负荷,一是靠节能,其中住宅主要靠围护结构绝热措施,公共建筑主要靠正确的负荷计算和更高的系统效率二是靠集中化供能系统的负荷参差率和同时使用系数的调节。其次看“低碳”。能源领域的低碳主要靠三种方法:一是改变供应端能源结构,利用低碳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和某些生物质气、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和无碳能源例如风光核水、氢能源等二是降低用户端能耗,提高用户端用能设备效率如使用所谓“未利用能源U
tappede
ergy”三是传统能源煤的清洁燃烧,再加上碳捕集和碳储存CCS技术,但后者目前离实际应用还相距甚远。低碳能源与传统能源在能量密度和输送方式上有很多不同点,因此我们在用能方式上也要随之改变。例如天然气和生物质气都是可燃气体,但前者可以长距离管输或低温液化后舶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