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检查习惯的探索与研究”的调研报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目前父母普遍忽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分数上,经常为孩子考不好着急,很少为孩子没有好习惯着急,或者虽然知道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只是一味的埋怨孩子慌张不细心却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学校、教师、家长如何合作,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育因为有着它独特的优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因此,我们围绕小学生数学学习检查习惯现状展开了研究。一、调查具体目标和方法。(一)调查具体目标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数学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做完题后进行检查、验算,找到错误要进行订正,这也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表现。我们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作业检查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具体目标是:1、通过对学生作业检查现状、教师教学引导以及家庭教育配合情况三方面的调查,发现学生作业检查习惯缺失的原因及根源,为培养学生作业检查习惯,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作好铺垫。2、通过调查研究实现对学生作业检查习惯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反思,具有一定的责任感。3、经历调查分析促使学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中形成“正能量”,促进教学互长,营造师生之间良性和谐的教学氛围。(二)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对象与范围时间:2017年5月。对象与范围:西安市特立实验小学一年级一班至三班,每班随机抽取十名学生及家长,部分教师。2调查方法问卷法:学生问卷。观察法:随堂进行观察,查看作业本,测试情况。访谈法:与教师、学生及家长交谈。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3、调查内容调查内容是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影响下,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与实际行为,其中包括学生数学学习状态,课业负担状况,学生作业检查习惯的实际情况,家长在督促学生学习方面的行为与方式,以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