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某些酶的激活剂;③调节和维持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和pH;④某些无机盐具有特殊功能,如化能自养细菌的能源物质NH3等。5生长因子。6培养微生物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三、微生物的纯化培养(两种接种方法)1平板划线法:操作简单,但单菌落不易分离1无菌操作: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
f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3由于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所以,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复杂,但单菌落易分离1无菌操作: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对涂布器等接种器具进行消毒和灭菌、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2每一个稀释度下涂布三个平板作为重复组,不同稀释度下涂布的平板形成对照组,且每个平板所用的样液不超过01毫升。3统计实验结果时注意选取菌落数介于30300个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且重复组结果要有相近性。3评价和分析实验结果1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d后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2接种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该菌落的特点,则说明接种操作是符合要求的;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还未达到要求,需要分析原因,再次练习。3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培养12h与24h后的菌落的大小会有明显的不同,及时观察记录的同学会发现这一点,并能观察到其他一些细微的变化。四、菌落数目的统计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