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与突破探究
作者:黄亮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6期
摘要:本文从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和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中生突破数学思维障碍的办法。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通过有效的途径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有效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思维;肤浅性;差异性;消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4802
一、前言
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高中生在感性认识数学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比如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理解掌握数学内容并对问题进行推论和判断,从而提高认识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高中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上能够听懂老师的讲课,但等课下自己解题的时候就感觉十分困难,这就是高中生数学思维存在障碍的体现。
所以,本文从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和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中生突破数学思维障碍的办法,以有效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
分析目前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灌输式教学。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教学,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实施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在自己解决数学问题时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例如,在学习新知识“概率”时,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很多老师采用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听课非常茫然,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知识,课堂质量明显下降。
(2)新旧知识“媒介点”的把握。当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相符或者新旧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媒介点”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或经“校正”后吸收。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其新旧数学知识不能顺利“交接”,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学生自信心不足或者过度。部分学生之前的初中数学学习基础不坚实,学生因此自信心不足,一遇到计算量大、过程繁琐的题目,甚至于一听是难题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迎难而上的意志和信心,最终导致厌学而很难进步。另外,一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