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学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考核改革研究与探索摘要药事管理与法规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针对课程特点,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革研究,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药师执业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职药学教学改革研究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药事管理实务”是基于医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等工作过程,对应各工作岗位所需能力素质而开设,并用以指导药学事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的课程。本课程是培养药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包含着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法规,在以医药生产、经营、使用等任务为驱动的课程体系中,贯穿着各专业课程,起着核心的作用;也是药学职称考试及全国统一的执业药师考试的必考科目。因此,学生只有理解并能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与相关法规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其它各专业课程的实际运用,同时也为以后的药师及执业药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学职业岗位要求对“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现状11教学内容
f《药事管理与法规》是一门涵盖内容广泛的课程,内容涉及到药事法规、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经营管理、药品使用管理、药物政策、药品注册、特殊药品管理、中药管理、药品信息管理、药品知识产权、药学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将所有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讲解,师生都感觉到教学内容多,学习任务重,压力大。
12教学方法目前大多数医药院校《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偏重于理论教学,该课程的法规性强,多是一些死知识。而高职学生自身特点,识记能力差,逻辑推理不强,以教师为主的课堂上,难以与学生达到共鸣,学生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只能被动地听课,机械地死记硬背,不利于把知识灵活地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无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难以适应以后药学实践工作,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很低,缺乏兴趣性,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3考核方法《药事管理与法规》的考核方式多以笔试为主,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是非判断、论述题等,考察学生对《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存在很大的缺陷,学生往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