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怎样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能够说: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只有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教育才可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下面,我从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积极的课堂氛围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正常和谐,因而学生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反之,消极的课堂氛围的基本特征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由此而产生不满、烦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学海无涯苦作舟”观点,要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变苦学为乐学,为孩子创造幸福的童年生活,这不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而且具有长远的意义。情感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情绪高涨时,情感趋于发挥增力作用,而情绪低落时,则趋于减力作用。寓教于“乐”,正在于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饶有兴趣地学,这无疑有利于发挥情感的增力作用。我们从教学实践中也能看到:当学生充溢着快乐学习时,往往能使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和长时间的稳定。观察、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也会朝着教学需要的方向积极发展,出现全身心投入的热情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的勇气。通过寓教于“乐”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也是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一致的。我们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给成人上课,哪怕内容枯燥一些,他们也能通过意志努力支持着耐心听下去,但是给小学生上课时,一旦他们觉得乏味,便会骚动、混乱,无法自制。而另一方面,当学生感到快乐时,则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忱甚至连小学生也能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和坚持性。我班有个学生,语文课总是坐不住,但他在美术课上却异常专注,常常为了画好某一幅画而忘了下课,这就告诉我们:孩子愿做的事、喜欢学的知识,哪怕时间再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