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却更婉转、更轻一些。而且第四句的风物也呈浩然大气,尤其是“阵阵”二字,有浩荡铺展之势,“关山”二字也是从大象入手,最后一个“苍”字显得气韵悠荡,无边无涯之感回荡于心头。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景,下半阕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当年的激战如今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弹洞。这些追忆并非随意道来,它将立即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新意境:“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发现,因为在一般人的眼中,弹洞点是不好看的东西,但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喜。就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它在夏日黄昏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美丽。因为它展示了一种新风景,诗人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思考】3.有人说这首词上阕中“谁持彩练当空舞”中的“持”“舞”二字用的极为巧妙,请你对此略作分析。4.请你说说下阕中作者为什么看到那累累弹痕不但不感到惊心动魄,反而觉得这样使江山更好看了呢?七律冬云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注释】(1)雪压冬云:即冬云压雪,指雪稠云低的样子。(2)暖气:指地热。(3)罴:棕熊。(4)冻死:是对经受不住考验者的蔑视。【赏析】这首诗与前两首词不同的是,前两首词都是写于建国前,而这首诗则是写于建国后的1962年。这一年国际国内形势很严峻,一面是严寒的冬天在姿意横行,一面是国际上各
f种反动派在咆哮反华。在诗中作者形象地展现了这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迫状况。诗中的前两句即给我们描写了一片肃杀茫茫的冬景。大雪横飞,乌云滚滚,万紫千红都已凋零。虽是客观描写,却带有强烈的象征味反动派暂时不可一世。接着三、四句,使严峻局面微露春光。冬天湍急的寒流终会过去,冬天并非“穷阴杀节,急景雕年”。俗话说:“冬至一阳生”。也就是说最寒冷的时刻,也正是阳气初萌的时刻。犹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毛主席同样告诉了我们:“大地微微暖气吹”。也正如主席早年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样一丝暖气也会最后吹走隆冬,迎来朗朗春天。但是毛泽东毕竟是毛泽东,面对这样的环境,他依然乐观豪放。诗的第五、六句毛主席又展早年英迈豪气。一个“独”字用得极好;从“独立寒秋”开始,毛主席就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独驱一切“虎豹豺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