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案例分析1】甲企业为一般纳税人,3月欲购进某种商品,销售价格为20000元(含税)。在采购时,甲企业可以选择三种不同性质的纳税人作为购货对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A,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B、开具普通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C。假定从A,B,C公司进货的价格分别为18000元、17000元、16500元(均为含税)。试分析该企业应如何选择从哪个企业购入货物。
假设甲企业所在地城建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所得
税率为25,试比较三种方案的税后收益和净现金流量,并作出选择。
f【筹划分析】
方案1:以一般纳税人A为进货方。本月应纳增值税20000÷(117)×1718000÷(117)×1729060(元)本月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29060×(73)2906(元)本月应纳企业所得税20000÷(117)18000÷(117)2906×2542009(元)本月税后净利润20000÷(117)18000÷(117)2906×(125)126026(元)当期净现金流量200001800029060290642009126025(元)
方案2:以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B作为进货方。
f本月应纳增值税20000÷(117)×1717000÷(13)×3241084(元)
本月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241084×(73)24108(元)
本月应纳企业所得税20000÷(117)17000÷(13)24108×258702(元)
本月税后净利润20000÷(117)17000÷(13)24108×(125)26106(元)
当期净现金流量200001700024108424108870226106(元)
方案3:从只能开具普通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C作为进货方。
f本月应纳增值税20000÷(117)×17290598(元)本月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290598×(73)29060(元)本月应纳企业所得税20000÷(117)1650029060×257585(元)本月税后净利润20000÷(117)1650029060×(125)22756(元)当期净现金流量200001650029059829060758522757(元)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