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度(强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63完成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资料和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等。7评价方案编制71评价方案应在准备阶段编制,是具体指导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技术文件。应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概述本项目的职业危害特征,明确评价重点、范围、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72评价方案应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后编制。73评价方案内容731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732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733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734项目概况:简述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等。735项目分析: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职业病危害分析,确定评价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国家和地方已颁布职业接触限值的为必检项目)、检测点和样品数等。736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评价程序、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8评价报告书编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价的内容,文字表述应简洁、用语应规范、结论应明确,报告书中引用的数据和资料应尽可能采用图表和照片,以利于阅读和审查。原始资料及数据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件。评价报告书主要由以下章节和内容组成:81总论811项目背景:包括项目性质、投资规模、地理位置、任务由来等内容。812评价依据:列出评价项目引用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基础技术资料的名称。813评价目的:按照本规程1的规定编制。814评价范围:根据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本规程3的规定编制。
11
f815评价内容:概述本规程4的规定。816评价方法: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明确采用的评价方法。817评价程序: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表述评价工作过程。818质量控制: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82工程分析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工程概况(基本情况、建设情况、试运行情况)、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产品、建筑卫生学要求等。8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831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明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确定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可以对生产环境或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确定。83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