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为应对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措施:主要包括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急救场所、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事故通风设施、救援装备、防护装备、警示标识等。856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业卫生培训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制度设置警示标识及说明。857拟设置的辅助用室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应急救援站的设置情况。858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包括:专项经费总额、卫生防护设施费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上岗前体检、上岗前培训教育费等及专项经费总额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等。86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相关标准,对拟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阐明其原由。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应包括:选址、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投资等。87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在对拟建项目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存在的不足,从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卫生保健、应急救援等方面,综合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
9
f的补充措施,供设计单位在编写职业卫生专篇时使用。88结论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归纳拟建项目的选址、布局、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程度及防护措施等评价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提出拟建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的可行性。第二部分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1评价目的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12确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