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人员受照剂量、健康监护和事故应急措施等。132方法在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检测与检验的方法。14评价依据列出评价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15评价目标放射工作应遵循的放射防护原则,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管理目标值,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表面放射性污染控制目标和其他技术条件或技术指标。2建设项目概况
17
f21概况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址,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建设规模(工程主要设施名称、建筑面积、投资总额),人员结构,发展规划。22周围环境条件及人口分布23环境γ辐射水平和环境介质辐射水平3工程分析和工艺流程31工程分析32平面规划及工艺流程包括设施布置平面图4辐射源项及防护措施41辐射源项411辐射源项概况412正常运行状态413异常和事故状态42防护措施421辐射分区422辐射防护屏蔽设计4221屏蔽计算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或规范;4222计算模式或公式及其出处,计算参数;4223辐射屏蔽计算结果与实际屏蔽厚度相比较;4224对辐射防护屏蔽情况作出评价,确认屏蔽是否满足放射防护标准要求,是否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423工作场所放射防护及安全措施4231对安全连锁装置、装置故障系统、故障自动停机系统、装置运行保障系统、故障显示系统、紧急停机装置,报警装置,观察和对讲装置,警示标志等防护与安全装置进行描述;4232介绍对安全连锁装置等防护与安全装置的使用情况和防护效果;4233对防护与安全装置或系统的评价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确认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及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冗余、多样化原则。424个人防护用具
18
f(1)介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情况。根据建设项目放射性危害种类不同,建设单位应分别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配备放射工作个人剂量报警仪或手持报警仪,防护服,防护帽、铅橡胶或铅塑料防护用品、铅玻璃眼镜等。(2)对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和使用情况作出评价。425三废处理过程中的防护措施5辐射监测与评价51建设单位的自主监测与评价511辐射监测概况介绍监测项目、种类、地点;本单位监测或委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监测,监测机构的人员、设备和资质条件。512个人剂量监测5121个人剂量监测种类,个人剂量监测设备和元件,监测周期。5122监测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513辐射装置的监测5131辐射装置名称,采用的监测设备、监测方法、监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