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定值电阻;(2)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流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3)电压的改变方法有两种:一是改变电池的个数;二是使用滑动变阻器进行调节。通过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明确实验需要的基本测量工具,并设计实验电路图。师生互动:师生共同讨论,对各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确定实验的最佳方案。3、实验电路图:(课件展示)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是如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呢?答: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从而使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发生成倍的变化。四、进行实验:实验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展示)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要正确,采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3改变电压时,要使电压发生成倍的变化。4通电时间不要太长,测量次数不少于三次。5改变定值电阻,再次进行实验。6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及时记录数据。五、分析和讨论:下面这是教师在某一小组,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实验,设计表格并记录的实验数据。R12ΩUVIAR14Ω1234
来源ZxxkCom
课后回顾
fUVIA
1
2
3
4
来源学。科。网
【提出问题】1、电流与电压这两个物理量,哪个量随哪个量变化?2、分析表一(或表二),可得出什么结论?你是怎么分析出来的?3、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的基础上得出的?4、那我们能不能说成是“当导体的电阻不变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呢?为什么?5、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分析表一和表二的同一列,可得出什么结论?你是怎样分析出来的?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的基础是那个得出的?6、电流和电阻这两个物理量,哪个量随哪个量在变化?7、那我们能不能说成是“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呢?为什么?【分析并逐层概括】1、电流是由于电压产生的,电流随着电压变。2、分析表一(或表二),发现每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某一倍数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也成相同倍数变化。于是可得“当导体的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结论。3、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控制电阻不变的基础上得出的。4、“当导体的电阻不变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应该是电流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5、分析表一和表二的同一列,由于导体两端的电压相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