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单元信息窗3《乘法分配律》备课
华丰镇中心小学王舟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学过程:
一尝试做题、引入新课
1.左、右两排学生比赛
左:37×963×9
右:(3763)×9
31×829×8
(3129)×8
(1250125)×8
1250×8125×8
让输的同学谈谈输的原因,并进行第二轮比赛。
2.第二轮比赛,左右排学生互换题,评出胜负,谈谈感受。
3.通过观察,你有什么疑问?或想解决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1.出示课本27页信息图
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从多个问题中选出一个。(板书: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
棵?)
学生独立解答,解答时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汇报算式时让学生说出12加8的和乘9。
f观察两种算式,有什么发现?(板书相等)问: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选择
哪一种?为什么?
2.那么你能不能从这些算式中总结出什么规律呢?小组合作学习。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如果不完整,老师可以引导。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用一句话概括。右边的算式又什么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左右两边的算式中的数字又什
么关系?老师出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4.验证:是所有的这样的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吗?自己找象黑板上的例
子验证说法是否成立,小组交流你的验证结果。看找到推翻这个说法的
算式了吗?
5、汇报
6、小结:这个规律也是经过无数科学家验证的,这个规律就叫乘法分配
律。(板书课题)
7、看来这个规律普遍存在数学学习当中,我们能不能象乘法结合律和乘
法交换律那样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呢。指名说。问:左边表示什么?右边表示
什么?并告诉学生,等式反过来也是成立的。指名说出反过来做时应注意什么(找
共同的因数把剩下的因数相加)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课本第29页“自主练习”1、2、3、4题
2、计算
56×6756×33
(2511)×40
45×102
264×88×36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808)×12532×(2003)103×37
35×3765×3738×993899×101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f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