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一、选题缘由1现状分析:通过对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现状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习作教学实践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专题领域的研究也只停留在层面上,习作教学的质量还不太如人意。提起习作,一部分学生就头痛、没兴趣,把习作视为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指导习作、批改习作煞费苦心。再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为高分而习作,教师为应考而指导,习作教学急功近利,质量很难提高。2研究价值:习作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对语文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选定本课题,一是研究能促进教师习作教学方式的转变,让习作教学无处不在;二是教师在参与研究与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稳步、多方式整合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教学观,削减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对习作教学的负面影响;三是从学生的喜好出发,以生活原型为基础,用科学有序的引领设计,打消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快乐作文;四是逐步破除习作教学抄、编、造的陋习,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化作文模式。
f3创新之处: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习作不是单纯地考察语言表达与运用的能力,而是记录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他们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绽放才情的一种途径,激发他们的写作内驱力,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逐步提高学生习作质量,形成适合于本校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可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1)依托生活原型,结合亲身体验,建构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灵感,让习作指导更直接,更真实,更贴近学生生活。(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学生“生活化习作”微信平台,专人负责管理,利用网络与老师、同学交流。(3)定期开展习作竞赛,收获成功体验,激发学生习作热情。4可行性分析:2015年至2017年春季,我们先后发起了对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和习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三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探索研究的深度、广度尽管不尽相同,但却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无疑都是有益的尝试。另外,学校的科研氛围浓厚,学校领导对本课题十分重视,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资料设备、技术指导、研究经费等有利条件。为了能使对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更加深入,让前期的研究成果能够进一步得到验证和推广,形成一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