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综上,就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而言,我们认为其理论内核在于“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资源内涵相当广泛,除传统平面媒体资讯,现在更为常见的是各种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如政策法规、文件精神等政府信息;电子图书、体育资讯等科教文卫信息;天气资讯、旅行信息等生活信息。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体系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议题。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就需要先对“信息资源”、“信息开发”、“信息利用”、“新型城镇化进程”有清晰的认识。首先,应在宏观层面对信息资源进行界定,洞悉信息资源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其次,明晰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信息资源有哪些,在哪些地方有应用,应用的重点、难点又在何处,应用又是如何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发展的,等等;再次,认识城镇化进程的内涵、表现、意义和方法,理顺其与城市化的关系,辨析城镇化的阶段性和目标性13。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作为一个学科跨度大、发展变化快的知识领域,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有着众多的科学概念,且随着理论的演进不断发生着概念的失效、更新、融合和扩充,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逻辑起点是不以人们的意念为转移的,也不会随着时间流逝和环境变化而改变,它居于整个理论体系的中心,其他任何概念都依托于对它的解读而存在。
422基础理论层次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框架,其中,最为基础性的是信息化理论和城镇化理论及其结合,他们构成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部分。基础理论是理论内核的保护带,并对理论内核进行阐释和发扬。
国内外对于信息化理论从内容架构、层次划分、技术应用、主题领域等角度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与城镇化研究结合,与信息开发和利用相结合,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理论提供了基础概念。信息化内容架构方面,我国目前采纳度较高的是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说,即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信息化层次上,邮电部经济技术发展研究中心提出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五层次说。信息技术方面,人们的认识经历从“1个C”到“3个C”的历程。网络技术的发达促使信息技术定义由等同于计算机(computer)技术发展到计算机技术与通讯(commu
icat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