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问题十二讲
之二心灵与财务自由
之五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之六运动与生命
之八生命的意义
人生问题十二讲之二
心灵与财务自由10月12号晚,武汉大学张健柏老师的选修课人生问题十二讲系列课程备受关注。不到六点,教四101就已爆满,过道和入口都站满了慕名而来的同学。这次的主题是心灵与财务自由,是每个人人生中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由于前期张老师提到过举办投资俱乐部的设想,许多同学纷纷表示想加入学习。但投资是这个世界上最艰难最严格最残酷的活动,因此要参加就必须按照顶尖人士的要求来做。本着自我负责的原则,张老师建议想参加的同学用以下几条标准来衡量自己:1
f必须是阅读狂,因为学投资要看海量的信息;2这个人必须好斗和好动,这不是打架也不是争执,而是心中有一定要赢的信念。3生活和思维方式简洁,不爱钱;4最好是理工科,对数字敏感,喜欢追寻事实;5个性正直而灵活,不大喜欢社交,喜欢安静地研究。
接下来就开始进入正题了,张老师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自己自由吗?”在场的同学有两三百,却只有寥寥十几个举手。这无疑证明我们大多数人并不自由,被环境更多的是自己所奴役,实在是很悲惨。那么如果人是不自由的,财务自由又何从谈起呢?所以要讲财务自由问题就要解决心灵自由。
自由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是“反求诸己”的问题。你的心若不自由,给你任何东西,你都不自由。但如果你的心是自由的,即使身在监狱,也是自由的。自由就是你的选择。就像苏格拉底,死时他是自由的,他的弟子完全可以帮他逃走的,但是他选择去死。还有曼德拉,被多年关在监狱里,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依然写他的著作,领导他的政党,最终带领南非走向一个不可思议的未来。这里显现的是人性的尊严和人性的光辉。
f中国的学生最苦恼的是,从小到大他们都习惯于听从老师父母的决定,总指望能有人替自己做出选择,替自己安排好一切。张老师举出了身边的一个事例。前不久他收到了一个武大学生的来信,在信中这个学生说自己很绝望,到大学来了很想学习,但专业不好,老师也不好。对于这个同学,张老师的答复是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一是去可以找好的老师学习,二是也可以自己教自己。武大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和资源平台,像图书馆和众多名人的讲座都可以是常去的地方。关键是看你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你的选择是什么。归根到底,心灵自由就是说你要对自己生命作出抉择,并为此自我负责,你就会自动会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