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边缘就越大,就不像过去那样在独特企业文化所营造的相对封闭的内部的、狭窄的环境中生存,公司要考虑的环境要素不仅集中在市场、技术和政府等,而且要考虑到民族、宗教、政治、国际关系等,要进入跨文化管理的层次。
你对社会影响力越大,社会对你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要求就越高,伴随影响力而来的是更大的责任。优秀企业对此是认知清晰、行动积极的。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就是要向社会昭示企业的定位、追求以及应承担起的“企业公民”责任;企业制定商业行为准则,是提示企业对员工的期望,明示企业所关注的问题,教育员工用伦理准则指导自己的言行。
三层伦理的协调
对一个企业人而言,一般要考虑三个层面的伦理:一是组织伦理,二是职业伦理,三是个人伦理。组织伦理是作为一个组织成员要遵守的,职业伦理是作为一个职责岗位要遵守的,个人伦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都要遵守的。
不同位置或不同职业的人对三层面伦理的重要度排序可能不同。比如,一个大公司员工就必须最重视组织伦理,律师医生、教师会计师的职业伦理最重要,而个体老板最要紧的应该是个人伦理了。作为企业人,三个层面的伦理都要遵守,并努力达到协调。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三个牢记”:
第一,牢记我们是组织人。
企业首先是由个体构成的组织,员工尤其是管理者,应该优先考虑组织目标和组织利益。比如华为公司的任正非就曾讲过:“一个职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狭义和历史使命,就是为了完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成组织目标而奋斗。实现组织目标不是他的个人成就欲所驱使而是他的社会责任狭义无时不在地给他压力。”这种狭义的社会责任感就是时刻不忘自己是个组织人的伦理意识。
企业管理的目标之一是流程化组织建设,每个员工都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企业按照工作流程所确定的责任、权力进行职位角色设计,按照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进行服务链建设,就是要淡化直线职能制组织中的职能部门的权威,减少本位主义言行,换句话说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淡化部门的专业权威,强化融入流程的组织权威。有些员工,特别是组织伦理不强、不善于组织协调的专家型员工,就可能因为接受不了这种变革而离开企业。
第二,牢记我们是企业人。
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军队官兵、僧侣尼嘛,各有各的职业使命,政府的管理者是官僚,企业的管理者是为客户服务的,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者是科学家,企业的技术研发者是商人。为客户服务是企业生存的唯一理由,客户的价值观就是企业的价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