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高中政治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的有效设计
新课标政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政治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政治作业是培养学生政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设计有效作业进行训练至关重要。因此,在政治作业的设计上着眼于当前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了针对性、开放性、时政性、研究性、兴趣性、主体性,建构新的政治作业设计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怎样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在这一过程该做什么、怎么做?在这方面本人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一、作业设计和布置要贴近学生生活,增加针对性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和简单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特点,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政治课作业的设计无非就是“什么是”、“为什么”、“如何理解”等等。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理论”的作业,使学生感到学政治没用,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功能的发挥。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向生活回归,为此,在作业布置方面就必须注人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的思想政治课是他们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不学习这一内容就无法更好地立足社会,无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在政治生活第四课“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这一内容作业布置中,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如下作业:①去校长那里查一查:学校的收支明
1
f细表。②给市政府办去一封信,提出对政府的一些合理化建议。这些作业的内容学生熟悉,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与政治有着密切关系,提高了政治课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我们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作业设计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要有针对性二、作业设计和布置要增强动手能力,呈现开放性新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程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式,而脱离了生活的政治只会是枯燥的,让学生感到厌烦。因此,在进行政治作业设计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