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获得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552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应是能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决策的最高管理层的成员,并具备履行职责所需的技术和行政管理能力。562评审输入h)质量经济性分析622能力、培训和意识f对各级管理者以及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人员应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有关质量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并按规定要求持证上岗。71产品实现的策划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e产品标准化要求f计算机软件工程化管理要求g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要求h产品质量评价和改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要求i)技术状态管理要求j风险管理要求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d风险得到识别和有能力解决。
3
f若产品要求发生的变更影响到顾客要求时,其变更应征得顾客的同意723顾客沟通d对顾客要求的理解与实现;e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731设计和开发策划在策划设计和开发活动时,还应确保:d编制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需要时,应对产品改进作出安排;e设计、生产和服务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和开发活动;f识别制约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并确定相应的措施;g实施产品标准化要求,确定设计和开发中使用的标准和规范;h运用优化设计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专
业工程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i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j设计和开发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器材、新工艺,应经过论证、试验和鉴定;k按规定要求确定并提出产品交付时需要配置的保障资源;l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供方的质量控制;m提出监视与测量的需求;
对元器件等外购器材的选用、采购、监制、验收、筛选、复验以及失效分析等
活动进行策划;
4
fo对计算机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验收、交付和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策划,落实需求管理、策划与跟踪、文档编制、测试、质量保证、配置管理等工作。
732设计和开发输入输入应包括:e工艺要求。733设计和开发输出e编制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项目明细表,并在产品设计文件和工艺
文件上作相应标识;f规定产品使用所必需的保障方案和保障资源要求;g适用时,给出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设计
报告。734设计和开发评审顾客要求时,应邀请顾客参加评审。必要时,进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以及计算机软件、元器件、原材料等专题评审。组织应对采取的措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