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进步和实现个人潜能的提升并不矛盾。中国文化的很多元素同西方社会工作
价值观并非是对立的。相反,二者之间可以彼此取长补短,从而使得本土化的专业价值观与实践方法有效地结
合起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①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②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③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④维护社会正义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基本信念:尊重、独特性、相信人能改变
实践原则:接纳、非评判、个别化、保密、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
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①以人文本,回应需要②接纳和尊重③个别化和非批判④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⑤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⑥权利与责任并重⑦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作用:①评判专业服务是否适当②保障服务对象的权利③减轻社会工作者伦理抉择上的压力及两难
④帮助社会工作者自我反思及价值澄清⑤奠定社会对社会工作信任的基础
内容:①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②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③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
④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⑤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⑥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伦理难题:①保密问题②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③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④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⑤自我决定问题
伦理难题基本处理原则:①保护生命原则②差别平等原则③自由自主原则④最小伤害原则
⑤生命质量原则⑥隐私保密原则⑦真诚原则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原则: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协助政府,为民排忧解难;依法行政,促进社会正义,坚持公私分明;
坚持普遍与个别结合的原则;坚持倾听沟通,有效缓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工作中同事之间
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有效落实政策实施与社会治理的理性原则,注重服务中的人性;兼顾个
人利益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两者的关系
2
f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基本需要、中介需要人类行为需要的类型: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勒温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行为的类型: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
标准、行为适应性标准)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