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我的家乡重庆
我的家乡重庆地处西南,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城市,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陪都,在抗战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括
重庆是二战时期中国战时首都,被称作抗战大后方,屡遭日本飞机狂轰滥炸。重庆在二战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名都华盛顿、伦敦、莫斯科、重庆,是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军事指挥中枢、外交中枢。重庆之所以成为抗战的大后方,因为重庆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四险之地,易守难攻,既有长江天险,又有群山环抱,还有浓雾蔽城。
迁都背景
国民政府自1927年4月在南京建立以来,一直以南京为首都。1932年,日军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慌忙迁都洛阳。由此国民政府开始了面对日本侵略行径选择陪都、行都的历程。1935年3月,蒋介石率大批幕僚飞抵重庆,策划追剿红军,统一川政。从此,南京国民政府又开始注重西南建设,并力图把西南作为今后对日战争的根据地。“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不久,7月下旬蒋介石下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