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年6月13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设置“文化遗产日”主要是为了
①增进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②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③加
大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获取经济利益④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设置“文化遗产日”主要是为了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增进民族自尊心
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中“开发和利用,获取经济利益”不符合
题意,排除。
2.好的艺术不分国界,传统京剧曲目《杨门女将》与《锁麟囊》曾在法国和瑞士顶尖剧院创下连演7场的纪录,打动了诸多海外观众,被世界所称颂,为京剧和其他传统戏曲走出国门提供了一种“欧洲样本”。由此可见
①发展文化事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②我国文化产业已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③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传统京剧走出国门,并被世界所称颂,说明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
展,故③正确,同时也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正确。①说法错误,且无关,应
排除。②我国文化产业已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与现实情况不符。
3.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镌刻着中华民族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不朽记忆。这里是华夏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也是沿途各国多元文化的交汇交融之地。各国
文化的交融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文化的繁荣,是因为①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②各国文化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在长期的交流中各国文化达到了相互融合
④各国文化都源远流长,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同时具有共性,①②正确;③是对题干内容的简单重复,不能成为原因;各国文化的历史传
统各具特色,不一定相似,④错误。
f4.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从古至今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也不少。有人认为,儒家文化
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也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包袱,
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这两种观点都
A.看到了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B.看到了传统文化已不符合时代的特点
C.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D.违背了传统文化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