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2.1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的概念;
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
生的几何直觉,4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形和实际操作中获得全等三角形的
体验在探索和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重点: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点:掌握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教学过程:
观察下列图案,指出这些图案中中形状与大小相同的图形
问题: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实际例子吗?这些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1
f“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
ABC和DEF全等时,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记作ABCDEF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
应边,重合
的角叫做对应角
思考:如上图,12。11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全等三角形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思考:
(1)下面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下列图形的位置摆放,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B
C
o
A
D
A
C
O
B
D
A
CD
C
B
D
AB
(2)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DEF,说出你得到的结论,说明理由?
2
fA
D
B
EC
F
(3)如图,ABEACDAB与AC,AD与AE是对应边,已知:A43B30,
求ADC的大小。
A
D
E
B
C
小结:
作业:P331,2,3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教学目标①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②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③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教学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
3
f一、复习过程,引入新知多媒体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从而得出结论:
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根据上面的结论,提出问题: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如果只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部分,是否也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呢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逐渐明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